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(2 / 3)

明帝国的崛起 九悟 7474 字 2019-12-18

,消极怠工的,卫指挥同知、佥事给他借口新军衔改革,直接给撸到千户、百户,然后被退役。世袭千户、百户值什么?”r

nt

“是啊。家里的土地一分,仅仅靠一份千户的俸禄够吃什么?那帮人不敢闹啊。老老实实的去兴州府买几十亩地生活。嗨,想想就可怕。”r

nt

“就是配合他的,也没得到什么啊!”r

nt

“嗯。屁的好处都没有。蓟镇十万大军,整编到最后只有约三四万人。再用军衔改革一套,官职都得降下来,而且以前能捞的油水,现在都捞不了。”r

nt

nt

nt

nt

nt

陈师爷岿然不动,拿着酒杯慢慢的喝酒,仿佛没有听到这帮武将的叫嚣声。r

nt

说句实话,蓟镇军的军官们跟着张昭走,拿到好处了吗?乍一看没有。r

nt

想想,空饷吃不了。走私、关卡的好处费消失,以前能支使卫所里的军户“免费”种地,现在就只能管着手下的兵专注于打仗。r

nt

油水不厚,但是好歹有一些。r

nt

但是,仔细的想想,真的没有拿到好处吗?第一,军饷的提升。警卫(家丁)的费用是朝廷支付的。这解决最大的一个支出项。r

nt

第二,蓟镇军的将领可以在兴州府买地。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,只要稍微有点积蓄就能拥有百亩地,变成地主。r

nt

更别说有些立功的军官直接能把地买在长城以内。r

nt

nt

nt

蓟镇军整编之后,难道就是吃白饭吗?很明显是要上战场的。这就是军功啊!r

nt

张昭虽然不喜欢军中搞世袭那一套。但是有军功在手,把官升上去,这难道不好吗?真的没有隐性的福利吗?r

nt

当然,这些福利、好处和辽东镇的各卫所军官们相比,那是差得太远。r

nt

辽东镇这边,土地肥沃,粮食收成好。各卫所的军官日子本来就不难过。再加上,紧邻着女真各部。军官们都在经商。家里有商号,这里面的好处一大把。r

nt

都是几千亩地的大地主,谁愿意变成几百亩的小地主?而且,幽州商行会垄断掉主要的贸易。张昭还要征商税。r

nt

nt

nt

nt

nt

辽东总兵郭令长相粗犷,四十多岁,说话很粗糙,但是心细。这时道“陈先生,你得给大家伙出个主意啊!”r

nt

陈师爷见主将如此,就叹口气,道“大人,张大帅在京中颇得圣宠。咱们闹出多大的动静,恐怕都没用的。朝廷挺多不痛不痒的训斥他几句。r

nt

所以,大人,一动不如一静呐。张大帅天纵之姿,野心勃勃。他能在辽东待多久?最多年。而不管什么制度最终肯定是有空子可以钻的。”r

nt

郭令微微沉思着。武将用来逼宫最常见的办法就是“闹饷”,搞兵变。r

nt

他们各有心腹在军中,要搞出动静来不难。r

nt

但如陈先生所说,闹出有何用?朝廷令张昭平息就可以。r

nt

张昭手里有兵,有钱,有粮。什么“兵变”镇压不下去?这真是叫人头疼啊!r

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