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饰巧妙地融合,不显突兀。
“也没传闻的那样厉害,我看穷人也不少。”一个眉毛胡须高高飞扬的大汉粗声粗气道,“依我看,可汗是高估了他黎朝,若是我们再······”
“突虎,闭嘴。”少年人虽仍然笑着,语气却冷了下来,“别忘了现在是在哪里,也别忘了我们这次来的目的。你如果再多嘴,就割了自己的舌头吧!”
被称为突虎的男人忍了忍“是,少主。”
“听说义渠人过几天也要进京城了。没想到他们来的这样快,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什么打算。以防万一,咱们就在他们之后两三天进京,不要隔太久了。”
“突虎,你去查三公主的未婚夫。”少年人又恢复了正常的语气,笑嘻嘻的看向突虎,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,“能做好吗?”
“放心,少主,突虎一定办好。”
少年人笑了笑“不说这些了,快吃菜。这些味道还真是第一次尝到。虽然不习惯,但还是挺好吃的。”
距离京城五百里的一座城镇内,形形色色的百姓正忙碌于自己的生活。这里虽没有京城那样繁华,但毕竟是通往京城的要道之一,比起大部分城镇也热闹许多。
一座小酒馆内,小小的舞台上有位说书先生,正滔滔不绝的给食客讲着今日的节目。
“各位看官,今儿个,咱说说京城的文化人儿。”
“嗳,孔先生,您终于讲京城了,好久没听着了!”“是呀是呀!我们就爱听您讲京城!”
“嗐,”孔先生拍了下大腿,“这不是前些日子,我儿子从京城回来过年来了,又给我带了新的趣事儿。要不我哪来这么多话给你们说,我又没去过京城。”
“没事儿,您说啥我们都爱听,是不是朋友们?!”“是!哈哈哈!”
台下一个角落里,一个男子嗑着瓜子听观众起哄,也笑了笑。旁边一人看了看观众又看了看这男子,疑惑道“公子,咱马上就到京城了,您干嘛要听他们胡说八道啊?”
“我想看看是老板姓口中的京城更有趣还是真正的京城更有趣。”
什么啊,不明白,有什么关系吗?这人不说话了,也陪着自己公子静静听着。
“要说这京城啊,最是不缺才华横溢,博古通今之人,像咱的科举考试,不都在京城举办吗?肚子里有墨水儿的,没有不向往京城的,为什么呢?因为到了京城才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啊!”
“大家伙都听说过京城的‘野鹤诗会’吧?那竞争是相当激烈,如果你在诗会上一举夺魁,你的诗和你的大名便能留在彩玉阁的墙上,供才子佳人研赏。还可以被抄录下来,流传千古。”
“咱镇子上都有野鹤诗会每年的优秀诗作,大家没事可以去福气书局买啊!”
“老孔又给自己的书局夹带私货!”“你快继续说吧!”
“京中的闺阁小姐,除了会绣花,也会写诗。那水平,比起秀才来也不遑多让,更是有才女,能跟状元郎拼个高下!”孔先生语气感慨,“我寻思,若是女子能参加科举,那朝上得多出一半女官。”
“要说在彩玉阁墙上留下作品,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?但是还就是有人不想让自己家人获得这份荣誉,无关男女,但大部分还是女子被家人限制。这时候,就需要用到化名了。”
“彩玉阁诗多墙少,每年只留人气最高的几首在墙上,其他都要粉刷,这点大家清楚吧?而恰恰有那么一首,这么多年了,稳稳的留住,未被粉刷,它的作者,就是用了化名。”
“此诗名曰《归鸟》,作者化名‘七九先生’,年年人气投票第一,让人不服不行。啊,福气书局有此诗抄录,大家可以去买来研赏啊。”
观众又是一片哄笑声,说孔先生怎么五句不离福气书局。角落里那男子却对这个话题起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