撤退,顿时就着急了。
这前两天还打了胜仗,怎么突然就收不住了?
不过唐生智态度坚决,老蒋没法,直接去电,让唐生智在不能守的时候可以相机撤退。但老蒋还是补充了一句,那就是从政治方面考虑,希望南京能多守一段时间。
同样的话,老蒋还对罗卓英、刘兴等人发了函,但唐生智不管,有了老蒋的书面命令,他怕什么。
于是唐生智便下令召集城中一众军长、师长开会,名义上是商讨目前南京战况,实际就是布置撤退行动。
不过唐生智在会议上一开始就问大家能否继续坚守,然后下面的将领没有一个回答,相互对视,然后低头不语。
宋希濂犹豫了一会儿本想开口,但看到这么多同僚都没开口,最后还是叹了口气,不再说话。
对于这些将领的反应,唐生智并不意外,便拿出老蒋的命令,对着众将领说道,“现在敌人已已经兵围首都。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,值此大敌当前,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,我们就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,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。本人也一直主张死守南京,和敌人拼到底!
奈何委员长下了命令,让我们尽快撤出南京,让唐某我也有些为难。既然大家对于能否继续坚守也没看法,何不商量一下,这南京到底是守还是不守?”
说完,唐生智看了看众人,最后罗卓英和刘兴都表示可以弃守。其实他们也得到了老蒋的命令,老蒋希望可以继续坚守,但也下达了可以撤退的命令。
而两人对于守住南京也没多大信心,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弃守。
对于两人的看法,在场二十多个师长和军长纷纷附和,看来这些人早就不想守了,只是一直没人敢带头说出来。
“这是司令部制定的撤退计划,大家都看看,有意见的可以提出来!”
说着唐生智便示意周斓下发早就制定好的撤退计划。大致的意思就是,除了司令部、78军师以及少数部队从下关乘船过江,大部分部队都从正面突围。
不过正面如何突围却没有具体计划,这就是问题。不过在中央军众人不满后,唐生智又下达了一个口头命令。。
“规定第87师、第88师、第74军及教导总队“如不能部突围,有轮渡时可过江,向滁州集结。”
而这就意味着唐生智的命令有些儿戏,朝令夕改,也为后面的灾难埋下了伏笔!